学峰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783章那些人已经把手伸进不该伸的地方
解缙停顿片刻,略显迟疑。

一个非常荒谬的猜测,突然浮现脑海。

难道皇上早就知道内情,今天急奏的真相他已经知道了?

解缙咽了下口水后,接着说道。

“结合早期历史经验,跟此次封闭中都搜查叛徒行动来看。我等认为极有可能为白莲会跟山西晋商联手所为。”

哼。

朱元璋嘲讽一笑。

“建国之初百业待兴,每一步走来都充满坎坷。咱将蒙古人驱逐到长城以外,但和平并未降临。全国各地仍有残余反叛势力潜伏,当时朝廷财政收支严重失衡。”

“仓库每收入一斗粮食,就要支出三倍的钱粮物资,支持各地需求。每时每刻都需要严密监控各种动向以稳定边疆。”

“洪武3年时,因军事需要,被迫给山西富商开放食盐贸易特权。自此以后他们积累了,足以威胁国家稳定的巨大财富。”

开中制的实施,实在难以一概而论其好坏。

解缙也无法在此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

但正如朱元璋所言,开中制所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建国初期那样艰难的环境中,朝廷与山西晋商,共同制定了一项基于开中制的边疆军需输送协议。

这项协议为保障朝廷边境几十万大军,能够坚守长城内外,成功阻止了当时还颇为强大的元朝残余势力南下。

弊端亦十分突出。

随着洪武3年开中制的启动,整个河东盐场逐渐落入了晋商之手。

经过这些年财富累积,他们甚至开始将势力扩展至江淮一带的盐场。

显然,如今这种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国情。

解缙心中萌生了取消开中制的想法。

与此同时,朱元璋再次开口。

“随着时间的增长,咱见识的事物更多了些。这世上那些投机取巧之事,实在多不胜数。他们曾协助过咱,但也借此机会损害了国家利益。”

“他们渐渐富裕,开始将手伸向了一些不应触及之处。这么多年来,为保证边疆战士们有足够的食物跟武器对抗敌人,咱一直忍让。这群人胆子却越来越大,不断试探皇权底线。”

朱元璋终于宣泄出了心中久积之怨。

解缙俯首行礼道。

“皇上请息怒,政策制定应当与时俱进。立国之初,朝廷处境维艰,的确离不开这批力量的帮助。对于这样的贡献,我们也始终铭记于心。”

“人性本就容易受到诱惑影响,若控制不当,便会滋生腐败。眼下大明国库充实,每年新增收入富足。因此,朝廷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从驿站调整、土地税收制度、官僚体系整顿到商业税赋改革,科举制度改良等,直至重新启用秦律。仅仅几年工夫,大明已经开拓了广袤疆域,这样盛景在历朝罕见。”

“正因如此,眼下正是审视现状、更新政策的最佳时机。即使地方可能出现短期动荡,却也算是一次清理整顿的好时机。”

“查。即便再度引发混乱,也必须在咱当政期间解决这些问题。”

朱元璋一脸坚定。

一直没有发言的魏国公徐辉祖,此刻补充说。

“皇上,请注意防止突然爆发的地方性动乱,并警惕可能借此次事件反对新政的一些官吏言行。”

解缙紧跟着补充道。

“臣与魏国公,任阁老进行过深入交流后认为,鉴于目前情况,或许某些人士会对黄河水利衙门及其下属单位展开弹劾。”

“自定下了彻底治理黄河的战略目标以来,仅今年一年间,就已经投入大量财政资源。再加上正在推进的各项新举措,在此过程中,很难令每个人都满意。”

“以前或许只是不敢公开表达不满情绪,这次可能会有人以此为契机兴风作浪。例如负责治水的潘开朗,他自从上任以来,一直在尽职尽责地处理相关事务。”

“他工作态度非常严谨认真,几乎每天都去现场忙碌。身为一个高官,竟然穿着平民服饰,跟工人一起劳作多日。”

“像这样优秀忠诚的官吏,如果因无辜牵连而受到无理指责,甚至被罢免职位,将是大明得损失。另外,所有人都清楚这些变革行动,主要是皇太孙提议的。”

“像白莲教,晋商这类图谋不轨之辈,必然会利用这次风波,煽动各地百姓对储君进行抨击。那时侯,太孙名声受损,百姓又将如何看待?”

“何人意图侮辱大明皇储?”

解缙说罢,稍作喘息之际,寝宫外便响起了一道声音。

解缙几人随即回望,只见朱标面带冷色,手持文书,步入殿内。

“拜见太子。”

任亨泰、解缙与徐辉祖齐声问候。

朱标轻抖长袖,来到朱元璋面前。

“儿臣拜见父皇。”

朱元璋稳坐椅上,对着解缙三人打趣道。

“儿子尚未被欺负呢,老子就开始着急了。”

听罢此言,三臣只是微微笑着,并不多说什么。

朱标看了眼朱元璋,“纵使现今天下昌盛,父皇治理之下,与建国之初已是截然不同。大明蒸蒸日上。依儿臣所见,朝廷此刻有能力更进一步推行新政。”

“例如,可通过当前机遇废止开中制,收回对河东盐场的管控权,归于户部直接管理。边境几十万将士所需供给,不应再依赖外部力量。”

“此类涉及国家核心利益之事,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初建国时局势错综复杂,令白莲教得以藏匿民间,尽管近30年来有所打击,却始终未能根除。”

“如今正是朝廷果断出手的好时机,诱敌出洞,一次性铲除隐患。地方上原先畏惧王权,暂时隐藏的力量,也会在此次事件后暴露,以便彻底调查清理。”

朱标莅一来,便给出了相应建议。

任亨泰颇感惊奇。

“太子已得知中都与豫州的消息?”

朱标颔首确认,并把一封已被开启过的书信,呈至朱元璋手边。

“这是允熥发来的奏本,内容涵盖了他对近期京师以外事务的认知,跟处理建议。他还与石伟毅联名奏请朝廷,采纳他们的计划。”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