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李恪建立书院的原因。

此刻,朝堂上,又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太极殿内。

“陛下,现在又有大批的流民聚集,大概有十几万,朝着长安城而来!”

魏征一脸严肃,大声的朝着李世民汇报着。

听到魏征的话,李世民眉头顿时一皱,疑惑的看向了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相杜相,你们不是说这一次的灾情差不多控制住了吗,各地都安稳了,为何这一次又聚集了这么多的流民?”

一时之间,李世民的脸是黑了下来,他本来还开开心心的。

因为李恪的原因,大批的灾民来到 长安城,都被妥善的安置住了。

其他各地的灾民也慢慢的控制住了。

基本上,这一次的旱灾是安稳的度过了。

鬼晓得,现在居然又出现了十几万的流民。

“砰!”

越想越生气,李世民又是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愤怒的喝道。

“说话啊!朕让你们办事,你们是怎么办的?”

“啊这,陛下,这真的不能怪咱们啊!”

房玄龄都要哭出来了,一脸的苦涩。

杜如晦无奈的摇摇头,站出身来,朝着李世民一拜,恭敬的说道。

“陛下,接下来,可能不止这一批的流民,后面估计还有十几万的流民会出现啊!”

听到杜如晦的话,李世民的脸就越来越黑了!

“砰!”

又是重重的一拍桌子,愤怒的喝道。

“那你跟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你两莫不是以为朕不敢砍了你们两个?”

天下大势,百姓为重,现在已经有了三十万的流民了。

朝中赈灾这么久了,都快平稳了。

居然又出事了,又多了十几万,按照杜如晦所说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会有。

这如何让李世民不愤怒呢。

这么多灾民合起来,都要五六十万了,若是造反的话,大唐彻底要崩盘了!

“陛下,陛下,您误会了!”

房玄龄赶忙的解释道。

“这,这一切都是秦王殿下惹出来的!”

“这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啊!”

李世民:(⊙_⊙)

“陛下,秦王将封地建设的太好了,基本在封地的百姓们都是能吃饱饭,还有钱拿!”

“特别是他们的孩子都能够在封地免费的读书,让无数的百姓们向往不已啊!”

“所以现在百姓们都蠢蠢欲动,想要来秦王的封地生活,这比他们原先的生活要好太多了。”

房玄龄连连的朝着李世民开口解释道。

“是啊,所以这真的不能怪我们啊!”

杜如晦委屈巴巴的看向了李世民。

“啊这?”

李世民一脸呆滞,有些懵逼的说道。

“你是说,恪儿封地太好了?所以百姓们拖家带口来投奔了?不是因为灾情的原因?”

“是的陛下。”

房玄龄默默的点点头:“灾情其实都已经结束了,陛下,您看长安城的粮价早已是降下来了。”

房玄龄无奈苦笑啊。

李恪那一堆的粮食在封地一丢,所有的流民都疯了,各种的谣言传播。

然后长安城粮价就直接降低了下来,各地也自然是有粮食施粥赈济。

一场浩大的旱灾早已是结束了。

只有李恪的封地欣欣日上,不断的发展着。

“就他那一片荒地,还真的要发展起来了?”

李世民只感觉一阵头大。

自己专门挑了一个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地方,而李恪还真的要发展起来了。

这让李世民如何接受。

众大臣们也都是默默的低下头。

当初的参与者也有他们一员。

“唉,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封地,竟然能够聚集几十万的百姓,时也命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