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峰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792章只要皇上坚持推行新政,一切都不是问题
解缙颔首同意。

一行人随即以他为中心开始向上攀登。

途中,交谈声此起彼伏。

郑明旭与张苑博靠近了解缙身旁。

郑明旭笑道。

“难得见老师愿意用御赐宝物设擂,这次真是下了血本了呀。”

解缙淡笑。

“既承蒙诸君尊称一声先生,那些身外之物便无所谓了。”

郑明旭嘿嘿一笑。

“老师慷慨大方,倒是让我们倍感荣幸,但也有些过意不去。”

对此解缙仅以一笑示之。

张苑博突然发出了一阵冷哼,引得周围同伴放慢脚步投去关注眼神。

只见张苑博义愤填膺地说。

“先生对待皇恩厚赏尚且能豁达共享,反倒是朝廷内外,有某些人士却为了丁点私利斤斤计较,不肯放手。”

察觉到话题转向政治层面,解缙立刻纠正道。

“今天我们只讨论诗词之事,勿谈政事。”

郑明旭却表示了支持。

“其实张学弟的观点并不全无道理。即使是在文学交流之中,我们也始终无法脱离各自的政治立场。”

随着三人对话逐渐深入,在旁听众也反应了过来。

“先生,近来有人来都察院,想调阅近几年与豫州道相关的所有奏疏。”

一名都察院官员走上前来,低声向郑明旭汇报。

郑明旭回过头去,“难道是要对豫州道进行控诉?”

张苑博朝解缙看去,只见解缙正一步一个脚印地缓缓登上石阶。

今天聚集于此的人,要么是对太孙极为忠心的朝廷重臣,要么是深受信任的心门弟子。

虽然数目不多,但个个身居要职。

事实上,今日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一次私下会议。

一旦大家达成共识,便能带动其余同僚统一想法。

随后,他望向山顶。

那些人应该已等候多时了。

张苑博接着道。

“近段时间,有关豫州道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据说这些天通政使司,几乎每日都要接收到豫州道三司以及河道总督府,关于物资补给跟批文申请的相关请求。”

“目前虽尚无明显迹象表明,谁将站出来指控两地失职之罪,但在下推测这不过早晚罢了。”

旁边立马有人问出一个核心问题。

“可是究竟为何那些看似牢固的拦河堤坝,会忽然坍塌呢?”

要知道那两座水坝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无数财力物力支持,成千上万名劳工齐心协力建设。

结果却如此不堪一击。

“是人为因素所致。”

郑明旭斩钉截铁地答道。

解缙轻轻摇头,停下脚步,面对着一众青年道。

“话已至此,我们眼下首要任务便是,警惕可能出现的大范围抗议活动。”

众人皆表示赞同。

今年初夏之时,豫州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整顿。

数以百计官员被替换,新任者大多与在场诸位有着密切联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豫州道布政司戴星海喝河道总督潘开朗,均是由太孙直接指派晋升。

戴星海原仅为小小知县,却一夜之间跃升一道要员。

这样的提拔,即便放眼整个大明,也非常罕见。

潘开朗是偶然展现才华后,获得太孙认可,被赋予掌管一方水域治理权责的高位。

这些人无论旁人怎么看,他们都注定将被视为是拥护新政力量的一部分。

听罢此言,郑明旭补充道。

“保护豫州道不受损害、维护河道署稳定运营,等于是维护洪武改革成效,也就是保护太孙权益本身。我们绝不能让这场灾难,再度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局面。”

“先生,学长。”

一位年轻弟子对着解缙与郑明旭鞠躬道。

解缙颔了颔首。

“如果各位有任何疑虑或者担心,请尽管提出来讨论。毕竟,整个大明未来走向,还得靠咱们共同努力来实现。”

督察院的青年官员颔首道。

“老师,学生听说近来凤阳城里也发生了状况。此情况下,河道同样出现了问题。学生担心这两件事可能有所关联。”

“豫州道如何应对,河道总督衙门情况如何,太孙的地位又会怎样受到影响。说到底,假如真有人在背后操纵,阻碍进展,其目的恐怕是冲着洪武新政而来。”

“若朝廷内确实打算兴起风波,目标必然直指这项改革措施。因此,我认为保护好豫州道、总督衙门乃至太孙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维护住洪武新政本身。”

“只有当政策得以顺利推行,不被中断,太孙位置才能稳定。一旦太孙位置稳了,河道总督衙门跟豫州道内的其他机构,便不会有太多麻烦。”

解缙目光中充满赞赏。

对方这番分析,已经将朝廷即将面临的难题说得一清二楚。

张苑博在一旁突然低语道:

“咱们书局是否应该,印刷一些介绍新政成效的文章?眼下基本可以确定,朝堂上可能出现的动荡是为了反对新政,我们是否应当提前普及新政好处,至少让地方民众了解这些变革对他们有利。”

“这样一来,就算到时候各地爆发混乱,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安抚民心。在进一步采取行动时更加有力,从而平息动乱。”

“人心向背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争取并且掌控百姓支持,不能让无辜百姓被不良人士误导而引发混乱。”郑明旭望着张苑博说道。

此刻,有人低声开口。

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众人的耳里。

“最关键的是要看皇上本人的态度。只要皇上无意中止推行新政,即使出现更大的麻烦,也不会动摇大局。”

话音刚落,众人都颔首附和。

是呀。

最终决定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朱元璋本人是否坚持初衷。

即便朝廷或各地发生变故,只要皇上态度坚定。

顶多也就是增添几分小小的困扰而已。

张苑博轻哼几声,侧目望向山道旁那些锦衣卫。

今天这帮人确实有点过于惹人注目了。

“皇上意图,你们难道还不清楚吗?”

其实朱元璋早就想让朱标坐龙椅,治理国事,他自己好安心享受儿孙绕膝之乐。

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