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命!”

...

近一个月来,朝廷风平浪静。

随着年前的最后一次大朝会结束,官员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长假。

从腊月,可以一直休息到上元节后。

这么长的时间,对于乡愁滚滚来的外地官员而言,自然是要回老家的。

好几次过年都在长安,房玄龄等人,也难得回老家一样。

大佬们不在,很多工作都没了头绪。

毕竟,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放假的...

大理寺便是其中之一。

戴胄是谯郡人,今年也照旧没有回老家。

一来是因为,他的家小都已经在长安扎根,连祖宗牌位都请了过来。

二则是因为,大理寺事务繁多,实在是走不开。

旁人的政务,能收尾的收尾,不能收尾的,完全可以拖到明年再说。

他可不行。

任何一桩案子,都关乎到百姓的身家性命。

晚片刻,可能就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尤其是到了年根,各地大案要案频发。

大理寺上上下下不仅没有消停,反而愈发忙碌了。

刚亲自从天牢巡视回来的戴胄,醉醺醺的,一脸酒气。

天牢之中,关着一个异类。

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的官员,都很关心这人。

他的居住条件,是相当的好!

那个人,名叫许敬宗...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许敬宗是替书院背黑锅的。

这口锅,背得相当瓷实。

但凡是跟书院有关系的,都欠着他人情。

何况,他还是当年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有身份有资历。

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狱。

而且还会被重新启用!

不趁着这时候搞搞关系,难道等人家得势?

戴胄看的通透,只要有时间,就去天牢跟许敬宗坐一坐。

反正大部分衙门都关了,没人去查大理寺卿是不是醉酒上班...

回到衙门里,戴胄打算关上门,好好睡上一觉。

这么点时间,还是耽搁得起的。

可刚一关上门,‘生意’就来了。

“高向玄理?”

听见胥吏的禀报,戴胄有点模糊。

他跟高向玄理,这位倭国使者的关系,还算不错。

事实上,不光是他,朝中大部分官员,跟高向玄理都有些来往。

严格的讲,高向玄理并非是正统的倭国人。

他的祖先,是远渡重洋,前往倭国发展的汉人。

属于归化入倭国的‘叛徒’。

前隋年间,他就代表倭国,多次出使中原。

亲身历经两朝动乱,当朝诸多官员在未得势之前,就有不少人和高向玄理有过接触。

“大老爷,小的听闻,高向玄理才从莒公府上出来...”

莒公就是鸿胪寺正卿唐俭。

要说在朝中,跟高向玄理关系好的,唐俭当属头一名。

不过,他身为这个职位,干的就是这种活儿。

不光是高向玄理,他跟每一位异族使者的关系,都挺好的...

戴胄没有立刻会见高向玄理。

让人端来醒酒汤,喝完之后,回了回精神,这才让人把高向玄理带进来。

朝廷之中的高级官员,都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

不少人知道,近一段时间,朝廷的风向,隐隐有朝中倭国变动的趋势。

当然,这跟戴胄他们没有多少关系。

这年头,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正事。

谁都懒得管倭国死不死。

戴胄也是一样的。

若非高向玄理的身份摆在那,他才懒得搭理。

交情?

那也要有足够的理由来支撑才是。

“玄胤兄,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啊!”

矮胖小老头,笑容满脸的走进来,一边走一边拱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